课程改革三年(2009年至2011年)推进方案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3-12   动态浏览次数:112
 

一、指导思想

我校于20092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认定期3年。为进一步贯彻省教育厅苏教职〔20095号文精神,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特制定我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方案。

二、方案核心

加大德育课程、文化课程改革的力度,全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入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转变。

三、组织领导

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内涵,树立学校品牌的标志性举措。为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和实效,特成立学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金玉书

副组长:王春

成员:周万民、周玉霖、马志军、李涛、张传生、钱立新、秦卫刚、平建新

四、推进思路

1、分步进行,稳步发展。用一年时间完成每系1~2个主干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并实施;用两年时间完成每系所有主干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并实施;用三年时间完成每系所有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并实施;每年5月份为学校课程改革成果展示月。

2、研究先导,项目展开。开展课程改革的应用性研究,引领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行业企业、系部和中心教研组的研究力量,形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团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3、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遵循边研究、边实验、边推广的原则,在第一年各系1~2个主干专业的课程改革的研究探索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加以推广,形成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态势。

五、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

1、确定第一年各系的课程改革实验专业

机电工程系: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

电气工程系: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传媒艺术系:计算机及应用

经贸管理系:会计

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

2、各系在20094月成立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开发团队,确定组长、副组长、专业负责人、成员等名单,落实分工,确定工作任务,并于4月中旬报教学管理处,教学管理处汇总后报学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根据各系上报情况于4月下旬召开第一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办公会议。

3、各系根据学校第一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办公会议精神由本系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09年度课程改革推进方案,由本系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开发团队制定人才需求与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推进方案力求务实,要做到任务细化、时间细化、目标细化;调研报告要有分析,要有数据,且数据真实可靠。推进方案和调研报告于5月中旬汇总,学校根据汇总情况于5月下旬召开第二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办公会议。

4、各系根据学校第二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办公会议精神制定课程改革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按照规定格式(文本体例见附件1)制定,并于6月下旬完成初稿交由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审核并给出意见,系部根据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于7月上旬完成第二稿并汇总学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后形成试行稿,由分管教学校长签发后于2009年秋季新生班开始实施。

520094月至6月由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中心教研组制定德育课、文化课、公共课课程改革教学活动方案,于6月中旬报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工作小组审核后形成试行稿,由分管教学校长签发后于2009年秋季在对应课程改革实验专业的新生班开始实施。

第二阶段

6、学校于20099月召开第三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办公会议,总结第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落实布置第二阶段工作任务。

720099月至12月各课程改革实验专业重点对专业主干课程中的项目课程标准进行研发(文本体例见附件2),研发过程要围绕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促进学习者智能发展的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形成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机制四个方面来进行。同时课程改革实验要求采用“边探索、边实施、边进行”的方法,遵循研究和实施同步进行,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原则。

8200912月底召开第四次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办公会议,总结第二阶段工作情况,同时展示一批课程改革成果(包括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活动、合作项目等内容),邀请相关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给予评价。

920101月召开课程改革推进工作表彰大会,对第一、第二阶段涌现出来的课程改革先进系部、先进团队、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颁发证书。

第三阶段

1020103月起除专业范围扩展至各系所有主干专业外,其余推进步骤按照第一、第二阶段的对应步骤进行。

第四阶段

1120113月起除专业范围扩展至各系所有专业外,其余推进步骤按照第一、第二阶段的对应步骤进行。

1220121月对三年来学校和系部所做的课程改革推进工作材料对照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评估标准进行归类整理,迎接省教育厅对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的评估。

六、经费配套

1、每系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配套专项经费为10万元。配套经费主要用于课程改革前期调研、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论证和制定、项目课程的开发、专项课题的研究、科研成果的发布、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等一系列围绕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开展的项目。每系在使用前应制定详尽的方案报教学管理处,待学校审核同意后下拨经费。

2、教学管理处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应进行监控,并制定对应方案检查完成情况。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项目任务的经费要给予追回,对能过按时完成任务,质量高且有推广价值的项目要给予奖励。

3、专项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和学校的相关财务制度,不得变相使用或挪作它用,一经查实,将取消全部专项经费,并对相应系部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

七、时间安排表

时间

  

材料类型

部门

评估标准

20094

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

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改革推进方案

系部发文

系部

B1-1

2009

4-6

德育、文化课中心组研讨

方案、过程资料

教管

C1-1

20095

项目教学活动设计

成果资料

系部

C1-2

20095

人才需求与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系部

A1-2

20095-20101

教学工场规划设计

设计书、现场图片

系部

C1-2

20096

课程改革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初稿

教学计划

系部

A1-1

20096

专家论证意见会

专家材料

论证意见表

系部

A1-3

20097

实施性教学计划定稿

教学计划

教管

A1-1

20099

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

项目课程活动记录、现场资料

系部

B2-1

20099

学生顶岗实习规划

计划书、协议书、报告书

发展

C2-2

2009

10

创业教育活动

方案、典型案例

发展

C3-1C3-3

2009

11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研讨

教学案例

系部

C3-2

2009

11

生产型教学研究

案例

系部

D1-2

2009

12

名师工作室研究

成果资料

系部

D1-1

20101

课题、论文、专著、科研成果、教材、讲义、教学软件、课件、教具收集

文本、光盘、实物照片

系部

A2-1A2-2A2-3A3-1A3-2A3-3

20103

校企合作技术革新、项目研发

成果资料

发展

C2-3

注:1、表格中评估标准是以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评选标准为依据;

2、后两年时间安排参照第一年的安排次序;

3、每年所有资料收集按类别存放在系部和相关处室,第三年由教学管理处统一收集。

 

附件1

江苏省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文 本 体 例

 

一、专业名称

二、入学要求

三、学习年限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

五、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六、职业能力分析

七、课程结构

八、专业主干课程

九、指导性教学安排

十、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十一、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

十二、实训(实验)装备基本标准

十三、实施建议

十四、学习评价建议

十五、说明

 

 

 

 

 

 

 

 

附件2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标准文本体例

 

一、标题

***项目课程标准

二、适用对象

注明是否覆盖中职和五年制高职。

三、课程性质

包括本课程的类型和特性;是否涵盖到中职或五年制高职;对培养学习者什么能力起什么作用;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应达到何种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

四、参考课时。

五、总学分

按四舍五入的原则,每16课时为1学分计算。

六、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和职业道德与情感三方面概括地加以表述,说明学习者经该项目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七、设计思路

项目来源;学习项目安排思路;体例结构;有关用语的界定;参考课时确定的标准等。

八、内容纲要

项目一

(一)适用对象

(二)参考课时

(三)学习目标(从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与情感,分条目表述,要全面、准确、清晰、明了)

(四)工作任务(参考企业任务书的形式描述)

模块一

课时:(该模块的课时)

11.学习目标(紧扣模块的能力要求,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两个角度描述)

12.工作任务

13.相关实践知识

14.相关理论知识

15.拓展知识

模块二

…… 

项目二

……

项目三

……

 

 

 

项目之间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按工作复杂程度);流程式(按工作过程);并列式(按工作任务安排)等等。

项目与模块的关系是分解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或设备、故障、服务)到小的典型产品(或设备、故障、服务)。

九、技能考核要求

十、实施建议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十一、教学条件

说明应具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可按“基本要求”与“较高要求”两个等级或者其他分层方式具体说明。 

十二、学习评价

建议从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等方面提出要求,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明确考核方法及该项目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名称和等级。

十三、说明

对标准中出现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同时要求在易误解的地方或陈述新出现的重要内容时,提供适当的典型性的案例。